好久不见!******
“今年还回来吗?
什么时候回?”
“回家过年”
这四个字一说出口,便感觉温暖
无论你在哪,总有人在时刻思念
世界再大,总有人在等你回家
临近春节
他乡的游子们不约而同,不远千里
从这座城市奔赴另外一座城
盼着过年能回家团聚
“回来什么都不用带”
仅仅一句“我回来了”
就是最好的年
回家,也许是为了那一抹灿烂的笑容
那些漂泊的人们
扛着沉重的行李,局促地窝在车中
跨越1200公里
但一声“妈妈”和脸上绽开的笑容
就能慰藉在外打拼的心
回家,也许是为了一个久违的拥抱
这一年背井离乡,漂泊在外
但紧紧抱在怀里时
逝去的岁月就好像从未走远
最暖的记忆还在那里
你也还是姥姥姥爷眼里永远的小孩
回家,也许是为了一个奋力奔跑的身影
也许跌跌撞撞
也许步履蹒跚
也许急切的飞奔把鞋都摔掉
但每一步奔跑都在诉说着一整年的思念
回家,也许是为了不辜负那一份份期待
最牵挂你的人一直在那里等你
不管多晚都为你亮着那盏灯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扎根异乡,才懂得这世间最动听的话
你风尘仆仆,如期归来
便是最好的年
回家,是世间最美的旅行
这一生,无论你漂到哪里,贫穷还是富贵
总有人在家里等着你,盼着你
当列车缓缓抵达故乡
当亲人的双手隔着漫长的人群向你挥舞
那一刻,你就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吧
为什么要回家过年?这一幕幕,便是全部的意义了
漫漫回乡路,殷殷思乡情
永恒的记忆,不变的情结
承载着我们这个民族
最为质朴的亲情表达
曾经以为,离别,才能更好地出发;
后来发现,归来,才能更好地前进。
浓郁的年味儿开始弥漫
是时候卸下一年的疲惫和风尘
收拾心情准备回家了
返乡路上的每个人也要做好疫情防护哦~
此时此刻
去见你想见的人
去拥抱你最爱的人
来源:中国新闻网(cns2012)综合新华社、新华网、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网此前报道等
“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第一辑首发 讲述考古80余年硕果****** 中新网杭州1月12日电 (谢盼盼 张紫懿)时至今日,中国现代考古学已走过百年历程,浙江考古在中华文明探源和脉络展示上的贡献如何?“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第一辑)给出了精彩的回答。 1月11日,首部全面阐释中华文明发展与浙江文化历史贡献的考古研究成果——“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第一辑新书首发式暨第二辑规划研讨会在杭州举行。 ![]() “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由浙江省文物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的20位专家倾力打造,系统梳理80多年来浙江考古成果,深入发掘浙江文化根脉和传承体系,力图为中华文明探源贡献浙江材料支撑,进而长时段、多角度呈现浙江文化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卓越贡献。 丛书包含《浙江新石器时代考古》《越国考古》《浙江汉六朝考古》《吴越国考古》《南宋墓葬研究》《良渚古城与中华文明》《良渚玉器与中华文明》《稻作文明探源》《浙江史前陶器》《浙江史前美术》《浙江古代青瓷》11本,分为互补的两个系列:一是通史系列,从新石器时代贯通至南宋,具有较强的体系性。二是专史系列,涉及城邑、玉器、农业、陶器、美术和瓷器。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陈广胜认为,“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正是考古视域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入探索,为浙江大历史构建奠定了学术基石,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了“浙江支撑”,为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展现了“浙江贡献”。 ![]() 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总经理、总编辑、党委副书记程为民指出,“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浙江考古80余年的最新考古成果。它的出版,将为我们深入发掘浙江文化根脉、传承浙江创新精神、打造浙江历史文化金名片提供有力支撑。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谢利根表示,“浙江考古与中华文明”丛书系统总结了浙江考古近百年来的优秀成果,是浙江考古学界、历史学界对浙江历史文化的重要总结,也是对浙江文化、文明发展进步的系统梳理,丛书还充分展示了浙江考古成果对于探索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的贡献和作用。(完)
|